符启祥,1952年8月出生,海南省澄迈县人,汉族,大学文化。现为省管退休县处级干部。符启祥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艺术造诣,绘就了一幅多彩的人生画卷。
他在青春的岁月里,积极响应国家号召,于1971年步入军旅生涯,七年的磨砺不仅铸就了他坚韧的意志,更赋予了他不屈的精神。1977年,他退伍归乡,凭借个人的努力与才华,于1980年成功考入国家机关,成为公安机关的一名干警。在职期间,他不断追求进步,带薪进修,先后担任了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、县委办公室主任兼县委督查室主任、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、党组副书记等职务。他热爱工作,敬业奉献,参加了国务院办公厅和全国人大举办的业务培训班,擅长文秘工作,撰写有十多篇理论文章,见报于各级刊物,其中《说说常委会会议审议质量的“五个度”》一文更是荣获“2010•优秀领导干部征文”壹等奖,并入编权威书籍《中国领导干部论坛》一书,彰显了他的卓越智慧与深厚学识。
2013年,符启祥从人大常委会退休后,继续发挥余热,经省委组织部批准,兼任澄迈县教育科技发展基金会秘书长,积极投身于慈善公益事业,致力于推动教育科技事业的发展。他的付出与努力,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,6个年度被评为全县尊师重教先进个人,2020年和2025年两度荣获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称号。他的敬业精神与公益之心,如同璀璨的星光,照亮了前行的道路。
展开剩余86%符启祥除了职场上的辉煌成就,在书法艺术上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。自幼便对书法有着浓厚兴趣的他,在中学和部队期间就积极参与墙报、黑板报的编辑出版工作,为写好软笔书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在职期间,常应邀参加书画展活动,再次勾起了他对书法艺术的兴趣,特别是当年中书协原副会长钟明善教授为他所题"启祥如意"的中堂墨宝,更增强了他学习书法的信心和动力。退休后,他重拾旧爱,积极参加线上兰亭雅集书画院等单位举办的书法培训班,通过系统的学习并持之以恒,不仅书法技艺日益精进,篆隶楷行草等多种字体均有较好基础,而且热衷于参加有关庆典活动书法笔会和春节送春联下乡活动,积极弘扬中华书法传统文化。近几年,有十多幅书法作品被县办《老城春秋》和省办《海南老年》刊物选登。小楷抄写的《少林寺转轮大藏经》被中国崇山少林寺荣誉收藏,永保保存。作品多次选送参与省县两级书画展并获奖,其中,作品参加县"扬清风正气·绘清亷澄迈"书画展荣获三等奖,参加海南省"祖国在我心中,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"老少书画展获优秀奖。 首次参加兰亭雅集书画院 举办的"兰亭杯"全国书画大赛,网评第一名,获人气奖。此后,又先后参加秦韵杯全国书画大赛、盛唐系列第四届华夏杯全国书画大赛、华夏中庭书画协会全国书画大赛、墨缘堂全国书画大赛、翰墨轩书画艺术大赛、中书协兰亭杯全国慈善书画大赛、墨云翰书画艺术大赛、墨韵杯全国书画大赛等多项赛事,共获得过多项优秀作品奖、二等奖、一等奖、特等奖、银奖、荣誉金奖、最佳作品金奖等荣誉。
符启祥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,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爱好者,他热爱海南黄花梨根雕、黄腊石奇石收藏、手机拍照等艺术形式,这些爱好不仅让他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,也让他在艺术领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探索。他的艺术才华,如同他的书法一样,充满了韵味与魅力。
符启祥现已获得软笔书法十级证书和一级书法家职称,颁发有书画润格证书。现是中书协会员,华夏中庭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书画委员会会员,北京秦韵源书画院会员,北京兰庭艺术发展中心会员,香港书画院特聘院士。这些荣誉与成就,如同他笔下的墨迹,镌刻在他书法艺术生涯的每一篇章中。
符启祥先生的一生,是奋斗与奉献的典范。他用自己的才华与汗水,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,同时也为弘扬和传承祖国传统书画文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。在未来的日子里,我们期待符启祥先生能够继续以笔墨为伴,书写更多精彩的人生篇章,让艺术之花在他的笔下绽放得更加绚烂多彩。
符启祥的书法世界,是一场笔墨与心性的深度对话。他以数十年积淀的人生厚度为基,在宣纸上勾勒出兼具传统底蕴与个人风骨的艺术图景,其作品于笔墨方寸间,尽显功底之扎实、风格之多元、意涵之深厚。
观其书法,最动人处在于那份经得起细品的扎实功底。年少时墙报、黑板报的实践,让他对笔墨的控制早早形成肌肉记忆,笔锋起落间自带一股源于实践的笃定。退休后系统研修篆隶楷行草,更让这份“童子功”升华为专业素养——楷书结体严谨,横平竖直间见法度,笔画如铁画银钩,起笔收锋皆有来路;隶书取法汉碑,蚕头燕尾藏古朴,线条厚重如老松盘根,却又暗含灵动之气;行书则打破桎梏,笔势连贯如流水,墨色浓淡相济,显露出“法古而不泥古”的巧思。尤其小楷《少林寺转轮大藏经》,字字蝇头却笔笔精到,通篇气韵贯通,足见其对笔墨的极致掌控力,能被少林寺收藏,实乃功底所致。
符启祥的书法风格,恰是其人生阅历的墨迹投射,刚柔相济间自有层次。军旅生涯的磨砺,让他的笔锋藏着一股不易察觉的刚毅——行草作品中,偶见的侧锋取势如剑出鞘,转折处果断利落,似有军人的雷厉风行;而政务生涯的沉稳与公益路上的温润,又为其笔墨注入了柔和底色,楷书的端庄平和、隶书的雍容大气,皆透着处世的圆融与宽厚。他尤善根据内容调整笔意:写“清风正气”类题材,笔锋峻峭如立,墨色沉凝似铁,尽显刚正之气;书“如意吉祥”等吉语,则笔势舒展如流云,墨色轻快若春风,藏着脉脉温情。这种“因意赋形”的能力,让作品既有视觉张力,更有情感温度。
在他的书法里,能读到双重价值。于传统而言,他深耕诸体,临帖不辍,将篆隶的古雅、楷书的法度、行草的意趣融入创作,是对中华书法文脉的虔诚传承;于当下而言,他的作品从不脱离生活——春节送春联下乡,是让书法成为连接传统与民俗的纽带;参与“廉洁澄迈”“祖国在我心中”等主题创作,则让笔墨成为时代精神的载体。那些被刊物选登的作品、在赛事中获奖的佳作,之所以能打动人心,正因它们不止是技巧的展现,更是一位老者对文化的热爱、对生活的热忱、对社会的关切。这种“以笔墨载道”的追求,让他的书法超越了“艺术品”的范畴,成为传递文化自信与人文温度的媒介。
符启祥的书法,从不是孤芳自赏的笔墨游戏,而是他与世界对话的方式。功底为骨,风格为韵,价值为魂,三者相融,便成就了这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景——既有传统书法的庙堂气象,又有烟火人间的鲜活气息,耐看,更耐品。
文(曹杨)
发布于:河南省配资世界门户首页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