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吹完“中东和平缔造者”的人设,特朗普转身就抄起了炸弹按钮,短短三天前,他还在白宫镜头前假惺惺“祝福伊朗”,如今却咆哮着要“绝对会再次轰炸伊朗核设施”。
这场变脸大戏的导火索,竟是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一句大实话:“我们战胜了美以,还狠狠抽了美国一耳光”,被戳破“实力换和平”谎言的美国总统恼羞成怒,中东刚熄的火药桶,又被浇上了一桶汽油。
特朗普的翻脸速度,比中东沙漠的风向变得还急,6月26日哈梅内伊在全国讲话中高调宣布伊朗的“双重胜利”,既击败了以色列的军事攻击,又通过袭击美军驻卡塔尔基地“打了美国耳光”。
这番话瞬间点燃特朗普的怒火,他在社交媒体上连发咆哮,指责哈梅内伊“愚蠢撒谎”,还自夸“要不是我拦着,以色列早炸死你了”。
更狠的操作紧随其后,一手撕毁解除制裁承诺,一手重启战争威胁,特朗普原计划用解除部分制裁换取伊朗妥协,却在27日白宫记者会上宣布:“立即放弃所有解除制裁的工作”,并赤裸裸威胁:“若有必要,绝对会再次轰炸伊朗核设施”。
讽刺的是,就在三天前,他还向媒体吹嘘“我带来了和平”,甚至祝福伊朗“拥有光明的未来”。
中方的预言,成了这场闹剧的最佳注脚,早在伊以停火时,中国外长王毅就点破关键,和平需要实力保卫,但实力未必带来和平。
这话直接打脸特朗普鼓吹的“和平源于实力”论,当他吹嘘美军空袭伊朗核设施逼停冲突时,王毅早已看穿,反复无常的决策者手握武力,只会让和平变成一张随时撕毁的废纸。
特朗普的战争威胁,建立在一个关键叙事上,美军和以色列“彻底摧毁了伊朗核能力”,但真相,却像中东的沙尘暴一样模糊不清。
以国防军27日高调宣布摧毁伊朗90%铀浓缩能力、80%防空系统,核计划“倒退数年”,防长卡茨更宣称行动“超额完成目标”,甚至已制定新计划继续打击伊朗。
然而以色列军方私下承认需“进一步调查战果”,这话翻译过来,就是“牛皮吹大了得找补”。
就在特朗普威胁再轰炸的同一天,卫星图像曝光,伊朗正将关键核设备转移到伊斯法罕地下新隧道,深度远超美军钻地弹极限的60米,直达百米岩层之下。
更打脸的是伊朗已公开重建遇袭核设施,革命卫队更公布数据,冲突仅造成56名士兵死亡,远低于美以宣称的“重创”。
这些可武器化的高丰度铀至今“下落不明”,特朗普着急的再发出威胁,核心目的就是逼伊朗交铀弃核,为此美国甚至画了张“300亿美元投资民用核设施”的大饼,但伊朗外长阿拉格齐27日直接甩出两个字“免谈!”
特朗普对伊朗的战争威胁,表面上是军事恫吓,实则赤裸裸暴露了美国在中东战略的三大结构性困局,且环环相扣、互为死结。
第一重困局是伊朗的“向东突围”战术,挨了炸弹的伊朗非但没屈服,反而加速投奔中俄构建“抗美三角”,国防部长直奔上合防长会求援,甚至传出拟购中国歼-10战机填补防空漏洞,用实战级合作打脸美国的封锁。
普京更直接掐住美国软肋,警告“暗杀哈梅内伊将引发灾难性反应”,当中俄在联合国联手否决西方涉伊决议、力挺伊朗和平用核权利时,美国发现自己的制裁大棒撞上了中俄铸就的“战略防火墙”。
第二重困局是美国的全球兵力撕裂,五角大楼此刻正被东西两线同时“抽血”,西边乌克兰战场,俄军借机在顿巴斯发动新攻势,逼得美国紧急调运弹药援乌,东边台海方向,解放军常态化巡航压缩美军反应窗口。
更扎心的是,传统盟友集体“拆台”,阿盟21国拒绝出借基地给美军攻伊,这种孤立让特朗普的航母打击群像困在波斯湾的“昂贵铁棺材”,空有武力却无处发力。
最致命的第三重困局,在于中美战略定力的代差,当美国沉迷“炸弹换投降”的死循环时,中国驻联合国大使傅聪两度直斥美以行动“违反国际法”,外交部更反复强调解局之道唯在“政治对话”。
这种冷静背后是十年布局的能源安全网,俄罗斯原油占比超20%,中亚管道年输气480亿方,霍尔木兹海峡的油轮威胁早已被陆路能源走廊化解。
中国眼中伊朗的真正价值,从来不是“抗美炮灰”,而是串联欧亚的陆权枢纽,中吉乌铁路一旦贯通,里海油气将经伊朗直通中国,美国的海权绞杀链自然崩解。
这三重困局如同套在美国脖颈的绞索,军事上钻地弹打不穿伊朗的百米岩层,地缘上航母群填不满中俄伊的三角同盟,战略上“炸弹迷信”更让全球看清,霸权黄昏下,唯有多极对话才能给中东带来真正的黎明。
特朗普的炸弹威胁,与其说是对伊朗的最后通牒,不如说是美国霸权失控的尴尬自白,当钻地弹凿不穿伊朗的百米岩层,当“极限施压”撞上中俄的战略防火墙,白宫才发现自己既炸不垮伊朗的防线,也哄不回国际社会的信任。
这场闹剧最讽刺的结局,或许是哈梅内伊那句“胜利宣言”正悄然成,美国举起的刀,最终割伤了自己的信用,而中国那句轻描淡写的预言,却在硝烟中淬炼成真金。
中东不需要更多“超级炸弹”,它缺的从来都是大国放下傲慢的那张谈判桌。
参考资料:
中国新闻周刊《打了12天,特朗普“变卦”了多少回》
参考消息《特朗普:“不排除再次袭击伊朗”》
配资世界门户首页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